soon88顺博体育下载官网专注外加热回转窑、三炭(炭、炭黑、活性炭)设备以及大型回转窑制作
语言选择:繁體中文   ENGLISH
您的位置:首页 > soon顺博下载

六零路上 专访台泥董事长张安平:为生命服务不只是口号

时间: 2023-09-27 15:47:00 |   作者: soon88顺博体育

细节: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全国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推进大会在北京举行。 这场聚集了全行业目光的大会将重点放在实现“双碳”目标上,落幕后仍在业内震荡出重重余波,“双碳”也成为中国建材行业目前和未来一 个时期内的最重要的、全局性工作之一。 大会结束后不久, 本 刊 记者 专访了台泥集团(以下简称“台泥”)董事长张安平,采访过程中他围绕大会的 主要内容,洋洋洒洒地分享了台泥有关“双碳”、环保、行业发展的心得体会。

  相较于商人、企业家,作为台泥的掌舵者,张安平更像一个哲学家、人类学家,每次有他出席的论坛会议,总能听到他用诗意的语言,循着人类发展的足迹,探讨生物与地球、水泥与文明。就在全国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推进大会召开前不久,台泥也举行了3年来首场线下法人说明会,说明会上,张安平作了主题为《为生命服务:一个千年命题》的报告。20分钟里,张安平结合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阐述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分享台泥致力减碳,借用“风、光、地、海”全方位发展绿能,努力助推传统行业的变革。他提出,为生命服务,不是道德,不是口号,不是抽象的意识,而是高度的专业,必须被纳入企业每一天的工作内容之中。每一个企业一定带着自觉,准备好,付诸行动,找到最对自己最合适的节奏跟方式寻求解决方案。

  “双碳”本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只是中国,也不止于建材行业,我认为在谈论这个主题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遵守法律和法规的出发点,被动完成‘双碳’的目标,另外一个则是因为主观地将“双碳”作为必须要去做、必须要完成的事情。于我而言,于台泥而言,我们属于后者,我们并不会把环保当作商机、当作生意,我们坚定地认为,降低排放,保护地球,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并且我们早就开始在做了。

  张安平接任台泥董事长后,描绘了台泥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全新蓝图——锁定低碳水泥、资源循环、绿色能源为未来发展三大主轴,由传统水泥制造销售公司转型为主动寻求环保解决方案、保护自然环境的绿色环境工程公司,不停地改进革新性地探索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发展方式。近年台泥也积极迈向国际化,不只水泥业务进军土耳其、葡萄牙甚至北非,更积极投入新能源发展。在台湾,台泥是唯一同时投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高端锂电池、储能的全方位能源集团。2021年台泥并购欧洲储能公司成立NHOA,一举变成全球第四大储能公司,进军全球储能以及南欧最大电动车充电网络布建;台泥集团旗下的电池芯大厂能元科技,主攻高端商品市场,高性能的锂三元电池被许多国际电动超跑、eVTOL大厂指名采用。

  就在碳达峰推进大会召开前不久,台泥在江苏句容投放了14台拥有多项自主创新关键技术的无人驾驶纯电动矿车,用于打造旗下第一个“零碳矿山”示范基地。根据估算,14台无人纯电矿卡已在句容台泥矿区实现7×16小时无安全接管生产运行,进入常态化全无人驾驶生产阶段,此项升级每年可节约柴油805吨,按1吨柴油排放3.13吨二氧化碳计,年减碳量约为1800余吨,相当于15万棵树的年吸碳量。句容新能源电动矿卡的使用,配合无人化改造,为中国矿山绿色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转型探索了新的方向,同时也是积极做出响应“六零”示范工厂的有效实践。“句容项目是我们响应‘双碳’目标,推动能源转型的尝试。根据集团整体战略布局,未来有条件的子公司矿区都要朝向‘零碳矿山’发展,通过引进无人驾驶纯电动矿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并配合建置光伏、储能项目,推动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大步迈向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成为‘六零’示范工厂的标志性水泥企业。”张安平介绍道。

  提到“六零”,张安平高度认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这一创新性提法,并表示,除了在“零碳排放”“零员工”方向上的积极探索,台泥还在“零废弃物”“零一次资源”“零化石能源”“零外购电”上不断开拓。

  “我自诩是一个工业人,我从事工业已快50年,从水泥业这个传统工业走来,没有人比台泥人更清楚传统工业转型的困难,我们从2017年就提早开始做准备,从困局中一步步寻求解决方案,台泥得以更早地觉醒,更快地反应,不只因我们前期就在重视减排,而是我们更早地把这些要求作为当下以及未来的必需条件,这已确定进入了我们日常工作的每个角落。永续经营不只是隐喻,它需要坚定的行动与强大的意志力来执行。”张安平说。

  台泥始终致力于减碳,精进替代燃料使用,特别是在水泥窑协同处置、绿色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方面也有诸多实践,先后在贵州安顺厂、贵州凯里厂、广西贵港厂、湖南靖州厂、广东韶关厂、江苏句容厂、台湾花莲和平厂展开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与固危废,积极承担新时代下水泥工业的新使命,累计处理了2700万吨废弃物,通过替代燃料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同时也发挥着“城市净化器”的新职能,不仅减少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中的碳排放,还减少了成本。

  此外,台泥还投入了多方面的绿色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奠定了“风、光、地、海”的多方位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布局,涵盖太阳能、风能、地热、海洋等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发电方法。

  2018年6月,台泥建置完成第一座太阳能电厂,此厂采用双面电池片模组,能捕捉地面反射光,增加 3%~7% 发电量,将可更有效利用土地资源;2019 年年底,台泥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在原先预估发电量仅有1600万度的太阳能电厂项目上,结合风电设施,建构出第一座大型“风光共存”的再生能源电厂,使风光电厂总发电量预估超过3600万度电。

  2022年11月21日,台泥集团与日本新来岛造船厂签署了水泥专用船新造船合约,这是台泥三年内购入的第三艘新式环保水泥船,预估2025年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近2806吨,节约燃油约2356吨。

  正如张安平所说,台泥正在用最专业的技术方法,通过每一处细节来有效达成碳减排目标。

  水泥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文明的重量,是黏着人类文化的东西,它是值得骄傲的,当水泥不存在时,所有的港口、机场、道路、桥梁、博物馆,都无法存在。

  2000年前,古罗马人用天然混凝土材料和穹窿结构创造了万神殿,至今依然装点着人类文明绚烂的历史。数千年间,水泥在人类智慧的作用下转换为了一座座不朽的建筑,它们形态各异地沉淀于人类历史的长河。在张安平看来,水泥是推动人类文明往前迈进的力量,是人类文明的黏着剂,水泥产业也是值得从业者为之骄傲的、必不可少的产业。但我们也不得不重视一个事实——近年来,各国数据都表明,水泥使用量已经到达峰顶,正呈现下降趋势。

  “未来的两三年,我不认为水泥市场会十分乐观,但是我同样不认为水泥使用量的减少是坏事,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产业需要成长,但有的产业更需要的是优化,水泥这样的产品需要得到更有效率的使用。在我看来,对于水泥行业未来发展而言,要做的第一是减碳,第二是使用的优化。”张安平说。

  原料的优化需要科技的投入,张安平认为,水泥工业转型发展的核心是提质增效。举例来讲,目前大部分建筑的设计使用年数的限制是70年,70年一到,频繁的拆建势必带来浪费,若使用更好质量的水泥,设计更久使用年数的限制的建筑物便能够尽可能的防止这些浪费。

  “水泥是一种基础产品,它可以有很多的发挥空间,我们把减碳放在第一位,然后根据每个地区的客户的真实需求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张安平进一步介绍说。

  一直以来台泥都十分重视产品质量,拥有混凝土试体抗住压力的强度报告、GRMC 混凝土优质标章、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TCRI 产品管理体系认证。此外,针对预拌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强度要求高于目标强度500psi以上,且28天出货强度≥ 1.10fc(规格强度)。披露出货配比数据及水泥用量≥ 50% 胶结材,以为客户提供安全的产品。为持续强化产品竞争力,台泥投入逾亿元兴建混凝土TAF认证实验室,除提供台泥混凝土厂各项原物料与产品之检验外,同时提供台泥制品厂品管人员的教育培训,短期内能提高台泥制品厂在品质、制程上的专业方面技术与管理能力,中长期将朝提供重大工程与重要客户在营建上相关材料设计、品质、施工等有关技术上的咨询与服务。

  为提高建筑物品质,维护居住安全,并降低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与应用之碳足迹,混凝土配比除使用台泥生产的高品质水泥外,水泥配比用量亦足量设计,绝不偷工减料。因应市场之需求,台泥已成功研发出自充填混凝土(SCC)、高流动混凝土(HFC)及高性能混凝土等,供应特殊工程使用,如台北101国际金融中心及高铁车站等,成效卓越,亦大大降低了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的能源耗用,提高了施工安全。

  过去,工厂是个黑盒子,我们关着门,生产什么,门外面不知道。人们本能地把污染、尘土和工业特别是我们水泥企业联系起来。但实际现在已经不是这个局面了,水泥厂可以做得很漂亮、很环保,甚至还可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所以我主张,在安全的情况下,把工厂开放出来,24小时的,欢迎各位来参观,让他们重新认识水泥工厂。

  2021年11月18日,台泥韶关厂落成启用,为中国大陆首座开放生态循环工厂,这也是台泥集团旗下继台湾和平厂DAKA园区之后,又一家敞开大门积极推动工业与社会的连接与对话、切实践行“敦亲睦邻、社区共融”理念的示范工厂。台泥为韶关厂区量身定制智能仓库,仓储管理全面系统化。当物料送抵仓库时,系统全程自动记录并监控入库货物,智能化管控无纸零碳,减少人力盘点并提高作业效率,保证物料先进先出,全方位精准掌握物料库存,落实以智能科技驱动生产制造及供应链转型。此外,日产6000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不仅将输送高品质的水泥支持大湾区建设,还将利用先进的技术致力成为城市的净化器,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周边城镇的生活垃圾,年处置能力超过6万吨。

  相较于一些工业旅游的开放工厂观光项目,台泥集团的生态循环开放工厂有着显著不同之处,韶关厂就是以戏水乐园的主题呈现给周边地区民众,乐园不仅各项设施完全免费开放,还引进村民进驻贩售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和小吃,并将乐园产生的盈收悉数回馈投入到乡村教育基金支持本地小学发展。“水泥厂总是远离市区,有了这样的场所,对我们的工人及家属,以及对当地的居民都是一大福音。与此同时,我们的工厂通过与社会的连接与对话,真正成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它可以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或者是一块原生动植物的保育区,亦或是一处生态优美的公园或亲子游玩的乐园,而这一切都不以营利为目的,”张安平介绍,“我们在尝试让水泥厂扮演除了从事生产外的不一样的角色。我们大家都希望台泥的水泥厂不仅成为节能减碳的行业标杆示范工厂,也能扎根社区,融入其中成为重要的一份子,做好服务村邻家园的好邻居。”

  如今,无论是韶关厂还是DAKA园区,都成了当地的“网红打卡点”。台泥还积极对接和组织众多文化活动,慢慢的变多的民众走进了工厂,重新认识了水泥工业。

  2021年,编号526460号的小行星通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审查,被正式命名为“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以下简称“保种中心”)。保种中心成立于2007年,由台泥集团常年支持,使命为保育全世界热带及亚热带植物,以永续地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中心目前收藏了各式原生物种3.4万余种,成为国际上颇富影响的植物保育学术交流中心。

  采访当天,正值世界土壤日。张安平兴奋地和记者说,除了几十年如一日地常态化进行植物保育工作,台泥还在积极开展有关土壤的研究和保护。

  台泥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跨国型企业,在世界各地都有建厂,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进行建设和矿山修复时,台泥会尽可能地选择当地的原生植物去进行绿化。事实上,台泥近年已启动多项生物多样性计划,包括“矿区生态系动植物复育”“和平港珊瑚生态营造”与 2023年即将进行的台湾第一个全面研究土壤的“和平生态方舟计划”。台泥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资源开发利用原则,截至2021年在大陆已有14座国家级或省级绿色矿山,在台湾的宜兰太白山矿区与花莲和平矿区更是采用生态系重建“矿区生态系复育计划”,舍弃速成绿化方式,选择让动植物自然平衡生长的生态系复育与重建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泥积极承担起责任,开始了有关土壤的进一步研究与保护工作。台泥计划于2023年展开全球唯一土壤物种研究“和平生态方舟计划”——在台泥和平厂区,深入探索土壤下丰富多元的生态样貌。

  近年来,接触台泥越多,越会被他们独特的企业文化所吸引。有关台泥的新闻看得不少,但宣传业绩的屈指可数,大部分是关于环保、慈善、教育、创新成果分享。在张安平的带领下,台泥将对人类、对地球、对未来、对生命的关注贯彻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台泥人的目标,就是在每一个环节中,减轻早已超载链条的负荷,甚至应该将之一肩扛起,让未来的世世代代能够在没有负担的世界中继续生存。

  正如张安平所说:“在地球上,这里一种生物,那里一种生命,到处都有不一样的生命。它们彼此都很相似,都是无价的,也都在地球上,都在呼叫救援。如此多的小生命需要用大自然喂养或必须借着人类的奥援之手生存。我们正真看到了,我们在做。”

  《中国建材》杂志始创于1957年,是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建材行业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大16开本,彩色精印,每月初出版。